中国铁合金网:盟市在行动丨追风逐日 乌兰察布市新能源产业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在“追风逐日”的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召开的乌兰察布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出要求,释放出强烈的发展信号:我们将做强做优新能源产业,一手抓装机规模,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将风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手抓消纳应用,延链补链拓展绿电消纳应用场景,推进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为乌兰察布市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风光领跑,绿电筑基,新能源装机突破1730万千瓦,占比超60%领跑北疆
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目标任务中,新能源已然成为乌兰察布市电力系统主体电源,一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在北疆悄然崛起,2025年上半年,乌兰察布市新能源装机并网累计达到1730.4万千瓦,居全区第3,超过电力总装机的60%;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达203.2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50.6%,超过全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全市在建和批复拟建的新能源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超200亿元,晴空之下风车旋转如骏马腾跃草原,连绵的光伏板铺展成能源的蓝海,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奔涌。
二、加速布局,氢链成势,布局800亿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抢占绿氨绿醇新赛道
乌兰察布市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冀绿氢消纳市场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组合优势,按照“培育一个绿电制氢产业”战略定位,围绕“制储输用一体化”全链条延伸布局,全力布局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积极抢占绿氨、绿醇产业未来赛道。目前全市已获批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3个,计划年内全部开工,总投资超400亿元,规划制氢能力2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年内新招商引资风光制氢合成氨项目1个,总投资210亿元,设计制氢能力10万吨,合成氨80万吨;新招商引资风光制氢合成绿色甲醇项目1个,总投资180亿元,设计制氢能力10万吨,合成绿醇10万吨。借力国家规划的乌兰察布至京津冀输氢管道建设机遇,乌兰察布市将加大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在氢能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三、储能支撑,技术交汇,870万千瓦时多元储能矩阵稳定电网,破局消纳瓶颈
内蒙古2025年首批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清单揭晓之际,乌兰察布以全区43.8%的占比独占鳌头,7个新型储能项目形成200万千瓦/870万千瓦时的调节能力居全区首位,磷酸铁锂、压缩空气、全钒液流、氢储能等先进技术在此交汇共舞,为乌兰察布电网装上“柔性关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依托1200座磷酸铁锂储能舱,搭配4台220千伏主变压器构成的电网“稳定器”,每年可释放21.6亿千瓦时调峰能量,将有效缓解乌兰察布新能源基地的弃风弃光问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旗下营500千伏变电站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项目将有效发挥压缩空气储能“安全性高、储能时间长、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有力提高内蒙古西部电网运行契合度。
四、绿电赋能,全面改造,绿色铁合金千亿产值撑起规上工业“半壁江山”
曾几何时,高耗能、高污染如同铁合金产业的“灰色烙印”。面对“双碳”目标,乌兰察布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绿色革命,2021年起,全市实施“三个一批”淘汰落后产能、“五化改造”重塑产业生态,推动全行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短短三年,乌兰察布铁合金产业脱胎换骨,实现千万产量,千亿产值。绿电与铁合金的“化学反应”释放巨大能量,内蒙古王远实业依托自治区首个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以30%绿电替代传统能源,节省煤炭6万吨/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6万吨/年;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冶金综合项目以“尾气制甲醇”技术为核心,年消耗5.94亿立方米电炉尾气,生产17.5万吨甲醇和10万吨大规格石墨电极,开辟“碳捕集+碳中和+新机遇”的新发展模式;旭峰新创实业以全密闭矿热炉、智能筒仓和绿电消纳系统,打造出行业新标杆。如今,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装机与“千万吨级绿色铁合金基地”交相辉映,让“绿色乌兰察布”名片愈发闪亮。
五、算电耦合,协同发展,12万P绿色算力中心树立算力枢纽绿色标杆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乌兰察布市已签约落地大型算力中心项目56个,总投资规模超1600亿元,算力规模突破8.1万P,智算规模占比90%以上,到年底将突破12万P,可满足全国20%的AI大模型训练需求。为构建高水平的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和零碳数据园区,着力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乌兰察布市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建设源荷互动绿色大数据中心示范项目等有效手段,推动存量数据中心绿电占比持续提高。2025年7月15日,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内蒙古数据中心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迈入运营阶段,为“东数西算”和行业绿色转型树起新标杆,该项目采取先进的技术实现了风光储输的智慧调节、智能调度和‘以电定算’‘以算调电’,对于数据中心行业提高绿电占比具有典型示范作用,配套新能源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将产出8.48亿千瓦时自发自用绿电,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38.74%,相当于每年节约23万吨标准煤、减少56.7万吨碳排放。“草原云谷”正在以绿色发展为内核,实现绿电协同的标杆式跨越发展。
六、三绿进京,合作共赢,千万吨节能减排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范式
乌兰察布市从2016年起,重点在凉城县、丰镇市等地推动实施一批大型外送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目前已批复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3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为93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332万吨/年,每年约减少烟尘排放4216吨,二氧化碳866万吨。2025年6月2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内蒙古段)项目获自治区能源局核准,该项目全长约119公里,设计输量近期10万吨/年,预留远期50万吨/年输送能力。未来可延伸支线至天津、雄安新区,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此外,乌兰察布市承接京东、字节跳动、问界汽车、盘古大模型、比亚迪、小鹏汽车、大疆无人机、Deepseek等企业算力业务超5万P,涵盖医疗、交通、互联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推荐系统、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大模型训练。通过“三绿”产业链深度耦合,每年为区域合作减排贡献超千万吨,让草原清风化作首都圈的绿色动能,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低碳答卷。
来源:内蒙古发展改革委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