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2024年,我们实现‘15个全国第一’,特别是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突破一亿千瓦。”在今天举行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胡成东表示,近年来内蒙古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升级,能源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胡成东所说的“15个全国第一”分别为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电力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煤制气产能、煤炭产量、新型储能总装机、绿电交易总量、煤制气产量、绿氢产能。
近年来,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紧抓快干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保障性和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建设,新能源进入了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从装机看,过去两年,内蒙古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翻了一番,目前新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比达 52%。从电量看,过去两年新能源发电量分别为1665亿千瓦时、2125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增速保持在25%以上。
胡成东介绍,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的同时,内蒙古千方百计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一方面是抓外送消纳,持续推动“蒙电外送”扩容增绿,“十四五”以来绿电外送由300亿千瓦时提升至600亿千瓦时。预计今年绿电外送达到1000亿千瓦时。近期,内蒙古与宁夏合作的全国首个跨省跨区绿电直连项目获国家批复,通过“内蒙古新能源”与“宁夏负荷”点对点直供,进一步丰富了国内跨省区新能源外送模式。
另一方面是抓本地消纳,除电网保障性消纳外,内蒙古创新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等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实施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绿电替代,发展绿色算力、零碳和低碳园区等。积极推进“一电变三绿”,加快布局绿氢、绿醇产业,规划建设绿氢走廊和区内输氢管网。目前已建成绿氢产能6万吨/年、接近全国的一半,特别是近期全球首个绿色氢氨项目建成投产,开辟了绿氢消纳应用新场景。
对于传统煤炭能源,内蒙古也积极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目前内蒙古全区累计建成绿色煤矿180处、智能化煤矿215处,分别占在产煤矿的61%、72%,千万吨级以上煤矿全部实现“井下不见人、产煤不见煤”。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