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安全须引起重视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安全须引起重视

  • 2021年05月07日 10:2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安全须引起重视

中国铁合金网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来时路,一代又一代钢铁人在党的领导下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实现了钢铁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腾飞。

历史波澜壮阔。中国钢铁工业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跨越式发展,并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过程崎岖坎坷,成就欢欣鼓舞。不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也指出,中国钢铁产业链严重失衡,尤其是上游原料端的供给安全缺乏保障,给我国钢铁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带来长期的、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钢铁行业能源结构明显高碳化,不可避免遇到能源总量瓶颈和环保排放限制。

产业链安全须引起重视

中国经济时报:回顾中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历程,遭遇了哪些主要挑战?

李新创:中国钢铁行业遭遇的主要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链安全缺乏保障。钢铁产业链严重失衡,尤其是上游原料端的供给安全缺乏保障,国内自有资源缺乏或者品质不佳,铁、锰、铬等主要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资源保障问题凸显,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具体体现为“一高一低一弱”——对外依存度高,海外权益量低,定价话语权弱。这给我国钢铁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带来长期的、巨大的挑战。

二是产业集中度低。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结构分散,导致钢铁行业在资源掌控能力、市场有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大问题上,缺乏行业约束力和自律能力,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能源环境约束明显。中国钢铁行业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尽管能耗已经大幅下降,环保标准大幅提高。但由于基数大,且中国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结构为主,能源结构明显高碳化,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因此,不可避免遇到能源总量瓶颈和环保排放限制。

四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我国钢铁行业整体R·D投入不足,创新基础薄弱,钢铁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协作能力不强,上下游衔接不紧密。

五是底子薄,近半个世纪主体装备严重不足,严重制约钢铁和全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钢铁装备数量与工艺水平已达到国际前列。

四大因素推动钢铁业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钢铁工业能够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新创:一是强大的经济基础。我国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中国钢铁主要以内循环为主,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呈现正相关趋势。

二是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是这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得中国产业具备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这为钢铁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是系统的五年规划。

四是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只有中国有完整的冶金人才培训体系。

六条宝贵经验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钢铁行业实现了做大做强,其中有哪些宝贵经验?

李新创:中国钢铁工业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跨越式发展,并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过程崎岖坎坷,成就欢欣鼓舞,中国钢铁工业能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钢铁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离不开党的领导。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是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和工艺技术不断创新,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未来,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过“以钢为纲”的激情岁月,也经历了追求规模效应的粗放发展时期,钢铁孤军突进,导致产业结构比例甚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得不进行艰难的调整,因此,必须秉承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放眼全局、着眼长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自主道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实际,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技术、国外模式。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钢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满足经济发展、员工就业、社会稳定等多目标要求,实现企业、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利益共享,但前提是必须有合理的效益,才能持续下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政策,释放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性。

六是坚持开放合作。事实证明,只有开放合作才能更好发展,产业保护、技术封锁等开倒车的理念、行为是没有出路的。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责任编辑:zhaozihao]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