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龙钼业:被暴盈利不实戏耍股民

新华龙钼业:被暴盈利不实戏耍股民

  • 2012年05月23日 08:42
  • 来源:

  • 0
  • 关键字:钼精矿 钼铁 氧化钼
[导读]
通过虚构一个产品价格,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募投项目的盈利能力测算,大大拔高预期盈利。这样的做法,能否获得发审委的核准,从而上市募集资金?锦州新华龙钼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龙钼业)于5月4日上会,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公司在招股书中大玩“虚拟数字游戏”,对细分领域的产品价格描述与实际市场价格相差甚远,公司能否过会,将考验发审委的专业判断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业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钼精矿”的价格上,新华龙钼业在招股书的募投项目盈利能力测算中,所依据的钼精矿(45%)价格为13.93万元/吨。但相当长的时间以来,钼精矿的价格都基本稳定在9万元/吨附近,新华龙钼业在招股书中将预测价格大大拔高,超过市场价格约55%,这也使得整个招股书从描述到预测都极其不客观。
 
钼精矿价格:睁眼说瞎话?
 
钼精矿的市场价格究竟在一个怎样的价格区间?
 
从“中国金属新闻网”公布的最新2012年5月3日钼精矿价格上,可以看到,钼精矿全国各个产地的价格都略有差异,如栾川的钼精矿(40—45%)的价格为最低1790元/吨度,最高1820元/吨度;河北的钼精矿(45—47%)价格为最低1800元/吨度,最高1830元/吨度。
 
“吨度”指的是1吨物质所含的纯度,是有色金属领域的专业概念。从上述公布的最新钼精矿价格来计算,45%含量的钼精矿,如果以1830元/吨度计算,则一吨的价格在1830*45=82350元。而即使以更高的价格2000元/吨度计算,价格则在9万元/吨。
 
有国内从事钼精矿贸易的人士告诉记者,自从2010年以来的2年多时间里,钼精矿的主流成交价格就持续下滑,并在低位徘徊。以人民币计价,钼精矿(45%Mo38%)的价格在2000元/吨度的中轴线上下徘徊,而价格低迷的原因则在于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下游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加大力度,汽车产业增长趋缓。
 
因此,钼精矿(45%)的市场价格在9万元/吨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交易数据。
 
那么,新华龙钼业在招股书中给出的13.93万元/吨又是从何而来呢?
 
虚拟数字背后的目的
 
由于13.93万元/吨的价格较目前市场价格高出近55%,同时,如果依据13.93万元/吨的价格进行计算,新华龙钼业的募投项目盈利能力预测也相应被大大拔高,因此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新华龙钼业在招股书中给出的方法是“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2月的每周钼精矿市场价格的算术平均价13.93万元/吨作为募投项目的价格预测标准”。
 
这一看似公允的“每周算术平均价”,似乎从字面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得出的价格为何又较近2年的市场价格高出55%?
 
记者从钼精矿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这一“每周算术平均价”的玄妙之处恰恰在于所选取的时间周期2006年6月到2010年12月。在这个周期内,恰好是钼精矿价格波动的强周期,事实上在这个周期内,钼精矿(45%)的价格最高甚至达到过27.9万元/吨,所以用这个周期的价格来“算术平均”,当然可以得到一个较高的数值。
 
但是,钼精矿市场的实际情形则是在2008年以后开始回归理性,即使是2009年8月的价格高点,也只不过是12.26万元/吨。此后,由于欧美经济的恶化和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包括钼在内的有色金属价格保持相对稳定,钼精矿(45%)价格就维持在9万元/吨附近已有2年多的时间。
 
新华龙钼业招股书描述的不客观,正在于特意选取了高价格周期,而却规避了2010年后的价格稳定期。
 
考验发审委判断力
 
新华龙钼业在拔高钼精矿价格后,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钼铜矿选矿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实际盈利能力则面临疑问。新华龙钼业给出的盈利预测是“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每年新增销售收入约4.63亿元,新增净利润6722.73万元。”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按照9万元/吨的实际市场价格计算,该项目则可谓几无投资价值。如果是这样的话,新华龙钼业是否具备回报投资者的能力?其上市募资是否具有依据?从新华龙钼业在招股书中特意选取的钼精矿价格计算周期来看,其玩弄数字游戏“虚拟”募投项目盈利的目的也相当明显,很难用“无心之失”来解释。一份刻意进行不客观描述的招股书能否获得发审委通过,已使得新华龙钼业成为业界观察发审委专业判断能力的窗口。(来源:投资者报)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