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都”变“污都” 章江河重金属污染严重

“钨都”变“污都” 章江河重金属污染严重

  • 2012年05月21日 16:46
  • 来源:

  • 0
  • 关键字:钨精矿 APT 钨铁
[导读]
赣州市滨江大道与八一四大道交汇处章江北岸八一四大道排污口。记者日前在这里看到,暗浊的污水夹着垃圾喷涌而下,溅落水槽,泛起白沫,又从三面哗啦啦地涌入章江,一条暗红色的水带沿北岩蜿蜒而下。离排污口往下游不到1公里处的章江河北岸就是市自来水公司一水厂的取水口。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指着污水告诉记者,今天气温较低,若是气温稍高一些,这里可就异味刺激鼻了。
 
与此同时,分布在一水厂取水口上游约两公里处江岸东北侧的另7个排污口也源源不断将污水灌入章江,这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沿江而下,一直流过取水口。据环保部门最近的一次调查统计,一水厂上游从章江大桥至水口“一、二级水保护区”范围内,每天接纳的污水达2万余吨(不包括雨天汇水量)。
 
然而,这仅是冰山一角。贯穿崇义、上犹、大余、南康、章贡区五县(市、区)的整个章江水系的水质都已陷入中度污染的创痛中。特别是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省大余县,由于长期开采钨矿,而矿区排污不治理,导致流经大余县河段的章江污染尤为严重,钨都已经变成的名副其实的“污都”。
 
排污不治理,居民饮用水受威胁
 
沿着章江河的五县(市、区)的年污水排放总量超过4000万吨,其中占污水总量六成的生活污水均未作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江中。随着赣南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城镇人口的剧增,章江水源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凸现,维系沿江180万居民的生命之源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而赣州城区几十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的威胁尤甚。
 
据记者调查,从赣州大桥附近的排污口至滨江大道的尾端,全长约6000米,沿河排污原来有26个,现已增至31个,尤其是赣州市第一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就有8个排污口,经环保部门监测,该水厂水源水质有五六项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经常出现超标准的主要有石油类、挥发酚、悬浮物、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氨氢等污染项目。特别是以赣南贸易广场生活污水为主和以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两个排污口,排污情况相当严重,前者排出了大量呈暗灰色、有刺鼻味的生活污水,后者则排出呈米黄色、有异味的污水。
 
环保、卫生防疫部门对水源水样的检测报告显示,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排出的工业废水PH值为5.3,呈酸性,而且废水中砷、锰、铁等元素含量严重超标。第三水厂取水口河水质量差,水面浮着塑料垃圾和厚厚的油层,河水处于静止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河流中线以外数条采砂船长期作业所致,河流为之改道,取水口河水成一潭死水。同时,橡胶坝工程建成蓄水后,河宽、水深、流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回水区从橡胶坝一直延伸到章江大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用的水源水质。
 
章江河重金属污染严重
 
从目前状况看,章江水系流域遭污染不仅存在于赣州城区段,崇义、上犹、大余、南康等境内流域均有水源水质污染情况。章江水系中多数监测断面水质属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部分监测断面系重度污染。在沿章江17个监测断面中,以大余县城为界,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城镇下”水质较差;细菌指标大余游仙等少数断面外,大多数监测断面超标。
 
从总体来看,经国家、省环保部门批准设立的监控断面,以多年平均值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测算各断面水质,多数监测断面属中度污染;赣州西河人行桥监测断面为重度污染。根据有关部门对章江水系污染牲的分析,章江水系属以石油、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代表的有机污染加无机氮类污染型。源头地区的崇义、大余两县,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冶炼业较“兴旺”,导致崇义、大余城下两监测断面重金属和砷污染问题较突出。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人中的增加,章江河水的污染程度出现加重趋势,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章江河两岸人民的饮水安全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来源:青年导报网)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