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钛白粉企业节能降耗新途径

几种钛白粉企业节能降耗新途径

  • 2015年11月16日 14:58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钛精矿 钛铁 海绵钛 钛白粉
[导读]管式过滤机的推广使用 管式过滤机具有设备小、处理量大、过滤精度高、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属于一种精密过滤设备。近年来有的工厂把它用于钛液热过滤和控制过滤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用于热过滤时,150m2过滤面积的管式过滤机可以满足5万t/a钛白粉工厂的需要,其过滤效...

管式过滤机的推广使用

管式过滤机具有设备小、处理量大、过滤精度高、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属于一种精密过滤设备。近年来有的工厂把它用于钛液热过滤和控制过滤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用于热过滤时,150m2过滤面积的管式过滤机可以满足5万t/a钛白粉工厂的需要,其过滤效率是传统板框过滤机的2倍,且过滤精度可达到10×10-6,由于管式过滤机在密闭容器内靠压缩空气反吹,滤饼回收完全,且滤布再生用水量也比较少。

早几年我国有两家钛白粉企业从瑞士DrM公司引进了管式过滤机用于偏钛酸的一洗和二洗,据外方人员介绍,国外5万t/a的钛白粉工厂一洗只要150m2×4台,二洗只要150m2×3台即可满足生产需要,一洗只需60~80 m,二洗只需45 m,不仅时间短,运行费用也低。但是国内工厂使用后效果并不理想,至今国内没有其他企业问津。

笔者认为管式过滤机的设计运用原理很简单,是一种成熟的过滤设备,国内不仅有生产更有其它行业长期使用的实例,我们应该总结经验,继续尝试。

另外如把管式过滤机用于回收水洗偏钛酸或三洗中的二氧化钛,效果应该很好,不仅回收率高,还会改变我国大多数企业靠庞大的静态自然沉降池、沉清桶的现状,装置、场地能大大缩小,操作环境也会明显改善。

高效节能的浓缩设备的推广使用

过去我国钛白行业一直使用钛材制造的单效升流薄膜浓缩器,90年代404、渝钛白相继引进了东欧的双效浓缩设备,后来山东裕兴又引进了热泵浓缩技术,该技术依靠蒸汽喷射,抽吸二次蒸汽并形成负压,可达到不用电力驱动的机械真空泵,与单效薄膜浓缩相比,浓缩每吨钛液(175 g/L~230 g/L),可节约蒸汽510 kg,节电5 Kwh。上述两种浓缩技术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但是由于操作复杂,一、二效蒸汽难于平衡,许多厂使用后又改为单效浓缩操作。

双效乃至三效浓缩是一种很成熟的化工操作单元,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掌握运行规律,把现有的双效浓缩设备开好,开正常。前年南通三圣与攀枝花海峰鑫合作研制的多效浓缩技术和设备,经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组现场考核,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已列入联盟的推广项目,其吨钛液浓缩蒸汽消耗,从单效的2.5 t/t,降至1.44 t/t。

最近中海油山东化学工程公司撰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MVR蒸发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传统的蒸发浓缩技术均在卡诺循环之内,在提供新鲜蒸汽加热的基础上,抽取部分蒸发的二次蒸汽作为补充热源,所谓三效、多效也就是多次抽取二效、三效的蒸汽作为补充热源来降低蒸汽的消耗。MVR技术,采用逆卡诺循环,全部蒸发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增压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在提高二次蒸汽热焓的基础上,重返蒸发器作为热源使用,可不用外来蒸汽,仅耗用一些电,这是对传统蒸发浓缩技术颠覆性的变革。最近在江苏乐科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小试结果中证明:每吨钛液浓缩能耗从187.66 kg标煤,降至20.01 kg标煤,能耗降低率高达89%。

水的回收利用向更深层次发展

目前行业内都很重视节水工程,但大多数是靠物理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内还有大量水资源未被合理使用。在这方面山东东佳集团做的比较好,他们能把三洗水和经石灰中和后的废水处理后作为工艺水使用。

钛白粉表面处理三洗用水,都是经过阴阳离子交换后的软水,洗涤后水中主要含有以硫酸钠为主的水溶性坯和少量穿滤二氧化钛颗粒,这部分水大多数工厂都作为冷却水回收(如供电除雾等处使用),甚为可惜。东佳集团的做法是把压滤机水洗时,侧洗(角洗)部分含坯量较小的中水,经管式过滤机+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后供二洗使用。压滤机初洗(中间洗)的水含坯量较大暂不能使用。

污水处理站经石灰或电石渣中和后的废水,钙离子浓度高达2000 mg/L,呈高度钙饱和状态,大多数企业都弃之未用,而这部分水数量很大,不回收很可惜。该厂通过无阀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器+双级反渗透装置处理后成为脱坯水供二洗使用。水的回收率可达60%,另40%富水(浓水)仍去污水处理站深度处理后排放,这种方法的处理成本不高于脱坯水的生产成本。由于水中钙含量大于100 mg/L时会析出,为了防止结垢,可通过添加阻垢剂解决。以10万t/a钛白粉工厂为例,可减少水排放250万t/a,节约新鲜自来水380万t/a,全年节水费用高达1500万元。

另外,江苏双良集团与河南佰利联合作,利用溴化理热交换技术,把真空结晶器的冷却水从50℃降至30℃返回真空结晶系统使用,同时把软水加热到50℃供偏钛酸一洗、二洗使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进一步设法降低进窑前偏钛酸的水分含量,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

我国窑前偏钛酸脱水,经历了叶滤机→转古过滤机→隔膜式压滤机的演变,偏钛酸中的团含量从30%~32%提高到50%~60%,但仍有潜力可挖。亨兹曼在马来西亚的工厂,进窑物料是水分含量仅2%的粉状偏钛酸颗粒,该厂的1台φ3000×48000的回转窑,年产量可达到6万t。

这项技术不仅要关注的是如何把偏钛酸中的水分尽量脱干,还要摸索粉状物料在转窑中不同温度段的状态和控制手段,否则颜料性能难以保证。70年代化工部涂料研究所曾在南京建了一座φ560×6000 mm的立式喷雾煅烧窑小试装置,其产量、节能效果明显,但晶型转化、颜料性能很难控制,未能继续试验下去。

 

  • [责任编辑:Mango]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