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2月份环比回升9.6个百分点,达到58.9%,为2011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业内人士称,数据显示出市场在成本的强烈支撑下,随着春季行情的启动,对后期走势预期良好。
可见的是,需求有所回暖。数据显示,2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13.8个百分点,达到63.2%,为2011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点,显示市场对后期需求预期良好。中钢协数据显示,2月中旬,80家重点钢铁企业钢材日均销量119.15万吨,较2月上旬增长4%。
业内人士分析,矿石等原材料成本亦支撑稳固。2月份,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虽较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但仍处70.6%的高位。该指数高位趋稳,显示当前钢市成本仍在高位运行,对市场的支撑作用较强。
令市场承压的是高库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全国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中厚板)的社会库存总量为2021.34万吨,已连续十周上升,创下历史新高。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近期钢铁产量增速将有所回升,但出现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受三个方面制约:一是当前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仍旧偏低,一旦价格出现波动,对产能释放将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当前行业更多的是在炒作“城镇化”的影响作用,一旦政策趋于明朗化,产量增长将受限;二是电力对钢铁生产的制约作用仍将存在,特别是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的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电力缺口仍较大;三是钢铁行业仍是国家继续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重要领域,而2012年全行业新增产能增速在放缓。
“终端需求有望复苏。”邱跃成说,从当前市场来看,由于企业对市场预期较好,供应压力正在增加,钢材库存高企,短期内供需形势仍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失衡,但3月份以后,下游需求逐步启动,同时随着“两会”的召开,城镇化概念和布局将逐步明晰化,政策兑现力度将明显加大,钢市将逐步进入去库存化通道,压力将得到缓解。从目前各方面传递的消息来看,正能量偏多,对后期市场将产生利多影响。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