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贸易商传统经营模式被颠覆

钢铁贸易商传统经营模式被颠覆

  • 2012年09月27日 14:35
  • 来源: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
中国铁合金网讯:2012年对于整个钢铁业是不堪重负的一年,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不断突出,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中钢协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国内钢材价格已跌回18年前,很多钢厂、贸易商的经营状况都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情况下,钢铁贸易商传统的靠囤货博取价差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恶劣的市场条件正逼着南京的钢贸商调整经营模式。
 
钢价接近崩盘,多数钢贸商不盈利
 
中钢协二季度的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显示,自2012年4月末价格指数121.19点起开始下降,到8月24已经降到103.28点,热轧板卷价格指数为97点,而1994年该指数刚推出时为100点,即相当于一夜之间,钢价跌回18年前的原点。
 
笔者从江苏省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了解到,整个钢铁行业不景气,生产成本又不断上升,很多企业都面临亏损,目前南京的钢贸商约有七成都不盈利。
 
2000年—2008年这个阶段曾是国内钢贸商发展的黄金时期。”省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会长、中储股份(600787,股吧)南京分公司、中储南京经销分公司总经理戴庆富告诉笔者,依靠“时间差”、“地区差”等囤货赚差价的模式,不少钢贸商在那个时期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如今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颠覆,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曾有钢贸商如此向笔者感叹。
 
想从银行融资难上加难,但并未完全“停贷”
 
钢贸商曾经是银行眼中的“香饽饽”,但现在他们成了“烫手山芋”,市场上不断有消息称,银行已经对钢贸企业“停贷”。
 
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戴庆富说,行业整体不景气,金融机构对于钢贸企业的融资需求确实很审慎,企业要贷到款非常难,特别是钢贸企业之间的联保贷款,现在基本贷不到了,但完全“停贷”的说法太过绝对。
 
他介绍,银行收紧给钢贸企业的贷款,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不断有钢贸商曝出资金链断裂的丑闻,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但实际上,这些钢贸商之所以资金链断裂甚至人间蒸发,多数并不是因为钢贸生意本身,而是因为在前几年赚到钱后,不再安守本行,从银行贷到的钱也十有八九投到了其他投机领域,有的甚至一笔资产反复抵押,最终一个环节出问题,全盘崩溃。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