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高位。为打破这种不利局面,近年来,国内钢企投入大量资金,对国内外矿产加大开发力度。但如今,“走出去”步伐前进缓慢,投资额更是出现了下滑。
最新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在海外的矿产投资仅45亿美元,同比下降55%,只占全球矿业交易总额的7%。此外,国内钢企成功参股、控股海外矿山的数量较少,从资金规模来看,大部分来自国内大型钢铁企业。
利用公司自有资本进行对外投资和银行借款,是中国企业获取海外投资资金的主要渠道。投资海外矿产的资金规模庞大,国内钢企一般采用通过与国内银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来获得巨额的融资授信。这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且具有国企背景的钢企更容易获得银企的支持。而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国企或多或少持有疑虑。同时,不断上升的原料成本压缩着国内钢企的利润,今年一季度,77户大中型钢企的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2.91%,在如此低效益的情况下,钢企对外投资也显得有心无力。
目前,国内大中型钢企更多的还是将资金、人力用于开发国内矿山,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参与投资的企业数量也多。随着国内众多矿山的大力勘探、开发,国内钢铁产能增幅的趋缓及淘汰落后的及时跟进,我国铁矿石进口被动的局面已开始逐步改善。我国去年全年进口铁矿石6.2亿吨,同比下降1.4%,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由上年的69%下降到63%左右。
不过,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及国内的一些问题,却影响着钢企开拓海外矿产的步伐。国内钢企正在通过探索废钢利用、投资非洲矿产等多种途径来提高铁矿石自给率。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