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洛钼大手笔收购澳洲铜矿,而这一决策的身后,是企业战略大尺度“移位”,公司原有募投项目荒废。缺钱的洛钼,为补足收购款,不得不停止募投项目,节约资金。
9月29日,洛钼发布变更募集资金公告称,变更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年处理42000吨低品位复杂白钨矿清洁高效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和“年产10000吨钼酸铵生产线项目”。
事实上,在今年1月间,当媒体爆出质疑洛钼使用自有资金1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而募投项目搁浅的消息,洛钼证券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用的全都是公司的自有闲置资金,公司募投项目正常进行,资金不足的部分确实是用公司的自有资金来解决。
而据接近洛钼人士直言,由于受制于A股市场环境,2012年10月9日,洛钼登陆A股市场时,不得不“瘦身”发行,募集资金仅仅6亿元,与当初的募集资金规划相差很大,导致募投项目无法开工。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不仅钼价去年一直下跌,至今仍然呈现出震荡走低的态势。10月15日洛阳钼业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4亿元,同比下滑9.96%。根据公告披露,前三季度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达6822万元,而去年同期为-193万元。
洛钼业绩仍然保持较平衡的态势,“是因为钨的价格再次暴涨,去年是钨支撑了洛钼的业绩,今年也是。而钼产品的库存量仍然很大。”同时募投项目搁浅的还有“2011年6月,洛钼在洛阳市高新区辛店镇投资约28亿元上马钨金属材料及硬质合金项目,也是因为资金问题,这一项目一直处于停滞中”。上述人士介绍。
据介绍,以上三个募投项目合计投资金额高达36.46亿元。
据了解,虽然洛钼控股70%的子公司新疆洛钼矿业有限公司收到了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洛钼称,由于该矿具备开采条件尚需较大投入,最终投入生产还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该矿建成投产的时间尚不确定。显然,拖延新疆洛钼矿业有限公司投产,也是洛钼延缓投资的一招。
大跨度:战略移位显现
事实上,洛钼的资本窘境,还包括原来公告回购H股的计划,一年过去了,仍然停留在纸面上。洛钼收购更大的疑问所在是其发展战略的异位,是明智的选择,还是病急乱投医之举?去年10月9日,洛钼回归A股,随后在10月24日,对外公告了回购H股计划。按照这个回购计划,洛钼拟回购不超过已发行H股股票总数的10%。这一计划出台的大背景正是洛阳钼业A股与H股价格的巨大差距。
然而,洛钼的回购计划却迟迟未能获得实质性推进,公司方面迟至2013年6月7日召开201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和2013年度第一次A股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才获得股东大会授权行使回购。可是时至今日,洛钼四处筹钱收购澳矿的当口,回购H股计划更显艰难。
洛钼在行业低谷期,选择收购新业务补贴主业,打乱自身的产业布局,是不是明智之举?在洛钼看来,作为国内主要从事钼、钨和贵金属的采矿、加工、冶炼、下游加工、贸易及研发,是世界第四大钼生产商和第二大钨精矿生产商,公司确立了以钼和钨为两大主体,贵金属为辅的基本战略。现在洛钼把产业触角延伸到基本金属领域,建立基本金属、特种金属和贵金属的投资组合,这在洛钼看来,“公司实现了重大战略突破”。
但是,这一观点并未获得行业专家的认可。河南有色金属行业一位观察家认为,洛钼作为国内最知名的特殊金属供应商之一,理应在行业低谷期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向钼、钨精深加工产业链上努力,事实上,洛钼也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比如,这从其募投项目上就可以看出。可是,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之下,洛钼并没有坚守自己已选择的战略,而是另辟蹊径,寻找收购铜矿这一新的业务替代已有发展战略,这一决策的长远价值值得商榷。
毕竟,有色金属作为周期性行业,洛钼收购铜矿之举,仍然无法规避相似的行业周期性波动,那么,对主业的补充就难以在有色金属行业低谷中显现。
待检验:“买铜矿”成色几何?
知情人士透露,洛钼收购铜矿,铜矿股东也有疑虑。力拓出让这一铜矿的另一股东日本住友集团认为,洛钼主要业务是生产钼和钨,他们担心洛钼不会专心致力于铜矿开采。可是即便是洛钼把精力、财力集中在铜矿开采上,恐怕在行业大势面前,也会束手无策。
那么,对于洛钼来说,进军铜矿有何考虑?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这与洛钼托管者上海鸿商产业控股集团的战略定位有关。海鸿商产业控股集团在控局洛钼之后,又大手笔收购了国外铜矿。现在洛钼同样进军铜矿,这其中的决策力量就来自于上海鸿商产业控投集团,寻求铜矿开采的经验与技术。
但是,在中国基本金属消费放缓的大宏观背景之下,铜消费的未来趋势如何呢?
来自媒体消息称,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的确在放缓,但是,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仍然会增长。比如,受国内9月份铜进口量提振,铜价已开始反弹,目前已较6月份低点上涨9.3%。中国9月份的铜进口量创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可是,来自专业机构的预算显示,全球市场一致估计2014年的铜过剩将达到172000至366000吨。
原因是,在全球铜市场,产铜大国蒙古、印尼、智利等地的铜矿开发或扩张提升了产量,世界最大的10个铜生产国的产量预计将会在今年提高8%,2014年会进一步提高5%。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堡铜矿,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提高100000吨,必和必拓公司旗下位于智利的埃斯康迪达铜矿可能提高150000吨。各大铜矿企业的产能扩充,必将大大提高全球铜的供应量,这势必导致全球铜价下跌,据悉,从年初至今,国际市场上期铜合约已经下跌了8.6%至7260美元。从市场分析,洛钼决策进军铜矿,是不是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战略,仍然值得观察。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