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5万吨 双杰绿色高碳铬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户赤峰

年产55万吨 双杰绿色高碳铬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户赤峰

  • 2025年10月20日 16:37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铁合金,钢铁,钨钼钒,钨精矿,钼精矿,钒铁,钒氮,钼铁,锰矿
[导读]年产55万吨 双杰绿色高碳铬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户赤峰

中国铁合金网:年产55万吨 双杰绿色高碳铬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户赤峰

10月18日,双杰绿色高碳铬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奠基仪式在赤峰玉龙工业园区隆重举行。这一总投资约28亿元的重点项目,不仅是赤峰市践行“工业倍增行动”、打造千亿级冶金产业链的关键落子,更将以“绿电驱动+智能冶炼”的创新模式,为自治区绿色低碳冶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450亩,核心建设内容涵盖“冶炼+绿能+储能”三大板块:年产55万吨高碳铬铁全密闭直流矿热炉及附属设施,配套40万千瓦风电、6万千瓦/24万千瓦时储能及5万千瓦汽轮机尾气发电项目,构建起“源网荷储”深度协同的能源闭环。项目计划2026年12月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50亿元,年纳税超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柱。

源网荷储联动:破解高耗能瓶颈的“绿色密码”

作为自治区首批零能耗强度铁合金企业,项目最核心的突破在于“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与高载能产业的深度融合。

• “源”端发力:依托4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生产注入稳定绿电;

• “网”端保障:自建绿电线路,确保电力高效输送;

• “荷”端匹配:以55万吨铬铁冶炼为核心用电负荷,精准对接能源需求;

• “储”端调节:通过储能系统平抑风电波动,平衡电网负荷,响应柔性调峰要求。

据测算,项目年用电量约20亿度,绿电直供比例达55%,外购电量中绿电占比超85%,综合绿电使用率领跑行业。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万吨,从根本上打破传统铬铁冶炼“高污高耗”的标签,实现“生产随风而动”的绿色生产新模式。

技术创新引领:打造铬铁冶炼的“智能标杆”

项目集成两大核心创新技术,推动铬铁冶炼工艺升级迭代。一方面,采用全密闭直流冶炼技术,保障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铬的回收量,大幅降低冶炼时的耗电。另一方面,融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恒功率操作、负荷自动调节及零负荷启动,不仅降低电网冲击,更能灵活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让生产调控更精准、高效。

同时,项目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通过风功率预测与生产负荷预测的联动,实现“负荷绿电价格随行就市”的最优经济模式,真正将“清洁电力+新型储能+绿色工业”融为一体,树立行业智能化转型新典范。

全链绿色闭环:从冶炼到物流的“零碳实践”

从生产到运输,从能源到环保,项目构建起全流程绿色发展体系。生产环节践行循环利用理念:提升入炉矿石品位降能耗,筛下粉料回收再利用,风淬干法粒化处理炉渣避免废水,铬铁渣无毒化后可作筑路骨料或再冶炼原料,深度融合绿色电力与先进冶炼工艺,开创铬铁生产绿能智造,工业废水全循环实现“零排放”。

环保方面,项目严格对标环保绩效A级企业标准,PM排放浓度不高于10mg/m³,铬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不高于3mg/m³,通过“产尘点位封闭、排污环节收尘”杜绝无组织排放,并安装CEMS烟气监测、空气质量微站等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形成全方位监控网络。

物流环节更是引入清洁运输体系,规划多条绿色物流线路,采用绿电重卡运输、绿电机械短倒,并试点无人驾驶绿电重卡编队,预计安全性提升5倍,组队节能10%,运营效率提高10%,打造“无尘、高效、低碳”的新型物流样板。

政企协同发力:共绘绿色工业新蓝图

“选择翁旗,不仅是选了生产基地,更是选了长期共赢的伙伴。”双杰绿铬项目总经理杜建国表示,翁旗丰富的风光资源与“保姆式服务”,为企业降低成本、快速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从项目签约起,当地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全程跟进,推动快速审批、落实配套设施,让企业投资更安心。

翁牛特旗委常委、副旗长王君君表示:项目奠基只是起点,投产达效才是目标。作为翁旗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翁牛特旗委政府将举全旗之力,以“保姆式服务”全程跟进,以“硬核举措”创优环境,共同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此次双杰绿铬项目的奠基,不仅是赤峰市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绿转型的生动实践,更将为内蒙古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赤峰经验”。未来,随着项目的建成运营,一幅“绿能驱动、智能引领、全链零碳”的工业新图景,将在玉龙大地徐徐展开。(来源: 赤峰融媒)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