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产业链 汇聚上下游 | 第十八届铁合金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

融合产业链 汇聚上下游 | 第十八届铁合金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

  • 2021年05月20日 17:58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协会,铁合金协会,钢材,进出口,碳达峰,碳中和
[导读]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经十八个年头。

  中国铁合金网讯:由中国铁合金网、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江苏钢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江苏有色金属进出口公司协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于5月20日在南京绿地洲际酒店拉开帷幕。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协会/铁合金协会领导,钢厂相关领导,采购中心代表,硅铁生产商、硅锰生产商、铬铁生产商、焦炭兰炭生产商等铁合金上下游生产企业代表,国内国际贸易企业代表以及多位行业专家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黑色商品、钢铁行业、铁合金行业发展战略、期货策略、供需变化、总体运营及数字化管理等议题进行分享、探讨和交流。

  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秘书长史万利先生主持会议: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丹阳先生致欢迎辞:

  刘会长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以来,铁合金行业虽然形势良好,但依然面临多方挑战;就全球范围来讲,在各国经济恢复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宗商品亦可能面临方方面面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经济具备一定韧性,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价格将高于去年。刘会长同时指出,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或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江苏有色金属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学才先生在欢迎辞中表示,南京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是重要的经济城市;江苏是全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拥有一大批国内国际知名的钢铁企业,今年一季度粗钢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江苏有色金属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主营业务为进出口业务和内贸业务,多年来不断加深和钢铁行业、铁合金行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未来也将进一步深耕行业,期待和更多钢铁企业、合金企业的深入长期合作。

▲江苏有色金属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学才

   中国铁合金网董事长刘正智先生在致辞中介绍,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经十八个年头,先后走过大连、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南宁、重庆等多座一线城市,感谢业内人士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本届会议选择在经济中心城市、重要工业基地、金融商务中心南京举办,希望与会人士在最美时节的六朝古都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中国铁合金网董事长刘正智

  第十八届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汇聚了多位钢铁行业、铁合金行业、铁合金期货相关的协会领导、行业专家,针对时下最受关注的多个议题与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秋生先生做《输入型通胀叠加碳中和下黑色商品走势分析》主题演讲。

  张部长表示,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包括理念革命、消费革命、生产革命、能源革命、技术革命等,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协调完成,也将要付出艰苦努力;碳中和将重构全球制造业格局,有望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碳中和将推动技术体系变革。碳中和政策下钢铁行业迎来“供给侧改革2.0”,从结构上来看,短流程炼钢将成为生产工艺调整的主要方向,未来我国电炉占比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有望提升至 15%- 20%,废钢比达到 30%。2030年电炉钢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钢铁行业碳排放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未来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的钢铁企业将在碳交易市场中获得更多利益。一些具有较好基础的国企、央企在人力资源、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要比众多的民营企业在碳达峰碳减排方面具备优势。而一些中小企业未来在碳达峰之后,要继续降碳,成本会越来越高。我国500多家钢企中,民营钢企的钢产量占比63%。碳达峰之后,继续降碳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也是钢铁行业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秋生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冰先生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江苏省钢铁工业发展现状与“十四五”发展目标。

  江苏省钢铁生产总量位居全国前列。2020 年,江苏省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0,023 万吨、12,108 万吨、15,005 万吨,钢铁增加值增速在8%以上。进口钢材308.08 万吨,货值29.65 亿美元,出口954.41 万吨,出口货值80.36 亿美元。江苏省钢铁工业拥有沙钢集团、中特集团、中天钢铁、永钢集团、南钢集团等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集聚了包括世界最大的高炉(5,800m3)、最大电炉(220吨)、最大断面连铸坯(1,000mm)、超薄带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十三五”以来,全行业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大型化水平明显提升,产能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刚性落实“去产能”任务,综合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倒逼企业有序退出低端落后产能;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突破。2019 年以来,江苏省主要钢铁企业已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正向高水平高标准超低排放迈进,并不断完善、提升。“十三五”以来,江苏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标志着江苏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进入了快车道。

  同时,陈会长也指出,江苏省钢铁行业也面临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煤炭用量仍处于高位,行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创新研发投入、技术装备、环保设施投入不足,产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兼并重组推进困难,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创新能力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仍存在“卡脖子”情况等挑战。“十四五”期间,江苏省钢铁行业将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现代钢铁产业体系,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加快融入“双循环”。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冰

  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秘书长史万利先生和与会代表一起回顾了2020年-2021年一季度铁合金行业的发展概况,并重点分享了相关政策及对合金行业的影响。史秘书长表示,随着国家政策及合金主产区地方政策相继出台并有效落实,铁合金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节能降耗、绿色工厂、高质量发展是合金行业的宗旨和实现目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合金行业将集中体现,业内重点生产企业应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开拓创新、顺势而为。在推进行业“良性、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谋求更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秘书长史万利

  国际铬业发展协会(ICDA)中国总代表蒋雯女士发表《2020-2021年第一季度铬市场概述》主题演讲。蒋雯女士表示,不锈钢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铬行业的发展。2021年一季度铬铁价格出现了跳跃式增长,除了能耗双控的影响,还受到了海外铬铁发运不畅等多方面影响,随着进口量到货的好转,以及南方工厂提前启动了丰水期生产,4月份开始,价格开始回调。经过了第一轮的双控调整,当前的铬行业保持了基本的供需平衡或稍微过剩的状态。一季度铬铁的大幅上涨,只小幅拉动了矿价的上涨,对矿商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和波动。蒋雯女士表示,当前的铬矿和铬铁的交易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第三、四季度时将可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南非是我国铬铁和各矿最大的进口国,当前南非在生产中面临着最大的挑战——电力问题,蒋雯女士表示,当南非方面有效解决了电力问题之后,对我国的进口是有利的。

  蒋雯女士指出,国际铬协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国内铬铁期货的上市;密切关注海运费数据;关注南非关税的落实、电力政策的实施以及铬铁生产情况;关注中国双控政策持续稳定有效推行对铬铁行业的影响;关于废钢在铬铁镍铁生产替代的比例;密切关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利用铬协的优势,取得国内铁合金排放的标准;根据不锈钢增产投产的数量,跟踪铬铁的价格走势和趋势。

▲国际铬业发展协会(ICDA)中国总代表蒋雯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先生也亲临现场,为与会代表做了《以低碳为统领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新创书记指出,碳中和目标关乎人类共同命运,中国必定高度重视。但必须指出的是,发展始终是我国的重中之重。以内蒙为例,能耗双控不是简单的节能环保,更不是简单的关或停(当然,污染严重的一定要关),而是必须做好科学的行动方案:以提高碳生产效率为核心,兼顾节能,兼顾环保,兼顾效益,兼顾经济发展。

  新创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对行业特征和趋势的认识,规避价格的大涨大跌。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有力支撑了铁合金行业的长足发展。当前,中国钢铁正在引领世界钢铁的绿色低碳革命,并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我国的出口产品中,高端产品的比例越来越高,铁合金行业要提高行业优势,也需提升集中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创书记还为现场参会人员分享了钢铁相关政策及影响。并表示,当前,我国的钢铁生产及消费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巨大的钢铁需求,为世界钢铁行业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进出口贸易形式的改变,铁矿石价格高位,企业利润水平持续好转,但中长期需求将缓慢下降的现状。

  新创书记表示,低碳发展,将推动钢铁行业供需转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重塑行业格局,推动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变,优化钢材质量,促进行业技术革命及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建材、发电、化工等多产业协同发展,延伸到铁合金行业,也同样面临更高的质量要求。通过调研,新创书记还对江苏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处长汤宏雪女士现场做了《2021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铁合金市场需求分析》的演讲报告,汤处长判断当前中国钢铁产能不存在过剩问题;但要考虑下游行业需求、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保障程度、部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宗原燃料市场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汤处长指出,2020年钢铁生产及消费是“非常态”,疫情下国家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钢材消费强度“非常态”,拉动产量高增长,疫情受控后刺激政策将逐步回归正轨,钢铁需求会回归原有发展规律;随着2030年“碳达峰”,碳排放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硬约束;2020年我国钢材出口已降至2015年一半左右,但出口阻力依然不减,传统出口市场东南亚大力发展钢铁,将逐渐减少对我国钢材依赖,钢坯向我国出口也将成为趋势。

  汤处长指出,钢铁限产、钢材消费结构变化、钢材进出口市场变化(退税政策影响)以及钢筋新标准(市场对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铁合金的使用量将有一定的增长)均将对铁合金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处长汤宏雪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所黑色研究员史强先生围绕铁合金企业套期保值策略及库存管理议题和与会代表做了分享和交流。史强先生指出,期货作为一种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实体经济加以利用。传统模式下各方利益存在矛盾,博弈剧烈,通过期现结合,可以锁定利润,降低风险。史强先生现场详细讲解了买入及卖出套保的四种策略,基差点价原理、原因、优点以及动态库存管理模型。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所黑色研究员史强

  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先生在会上讲解分享了2021年下半年铁合金市场期现策略。蔡拥政先生认为,2021年下半年,硅锰企业在自身生产能力和库存水平下,可考虑适量卖出保值,同时注意夏季限电对生产和交割的影响,卖出保值较好时间点在6-7月。2021年下半年,硅铁企业卖出保值较好时间点同样在6-7月,硅铁企业利润扩张,积极生产,并考虑期货升水期间,择机控量卖出保值,但需注意限产带来的供应紧缩,交割能力有限的问题。

▲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成为铁合金行业的必然趋势之一,重庆市鹏程铁合金冶炼工艺软件工作室总经理李运鹏先生带来《数字化管理在硅锰工艺原辅料配比和生产数据统计上的应用》主题演讲。

▲重庆市鹏程铁合金冶炼工艺软件工作室总经理李运鹏

  李总介绍到:鉴于硅锰生产中存在的具有普遍共性的因素,我们将之进行了收集整理,化繁为简,再结合数字化管理的理念予以处理,应用大家常用的Excel办公软件作为数据的运行平台,以工作中所使用的电子表单作为数据信息化的源点,构建出了符合硅锰产品生产企业特色的、实用的、数字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我们给这套系统取名为魔幻牌《硅锰小灵通》。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硅锰小灵通》已具备了“操作简便、运行快捷、数据准确、信息量大”的显著特点。

 

  魔幻牌《硅锰小灵通(硬盘版V1.0)》助您加速迈向数智化生产。为不同规模的硅锰合金生产企业量身定制的《硅锰产品生产工艺智能配方视窗》智能工艺配方操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艺配方数据的准确性和优化性,满足企业实现最大利润化和生产决策所需的可行性参考数据。可直观根据所显示的数据来进行工艺配方优化,以期达到减少无效成份,降低渣铁比,提高热利用率,增加SiO2/Mn、(CaO+MgO)/SiO2控制参数和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成本最低的理想配比值目标。《硅锰小灵通(硬盘版V1.0)》会自动将每台矿热炉的当班所消耗的各种锰矿数量、消耗的各种硅石数量、消耗的各种铁矿数量、消耗的各种机焦数量的数据等分解到各考核表单中去。使用《硅锰小灵通(硬盘版V1.0)》,可将原一台矿热炉一名统计员的生产统计工作效率,提升到一名统计员可同时完成10台以上矿热炉的生产统计工作效率。可在任何时间段去查阅并打印出各台矿热炉的各班组或生产线汇总的每班、每月、每年的生产产量、物料消耗、电能消耗、各项摊派费用、吨铁消耗比,以及其生产成本和利润预测等。

  会议最后,中国铁合金网分析师田亚伟先生回顾分析了2020-2021年硅锰、锰矿、硅铁现货市场发展形势。2021年一季度我国硅锰产量289.97万吨,同比增长9.9%;2021年一季度全球硅锰产量为443万吨,中国产量占比65.5%。2021年,硅锰合金生产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加大,企业还需自身提高生产水平及降低冶炼成本。2021年上半年大型锰矿山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震荡行情,4月底至今,港口锰矿去库明显,提振了当下锰矿的市场价格。硅铁方面,短期来看,原料成本价格居高(能耗双控指导下,电价上调;兰炭价格也在上调),硅铁价格具备一定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生产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3、4月份硅铁出口增长;叠加下游钢铁、金属镁市场较为强势,短期硅铁市场大概率将继续稳挺运行态势。

  走过了不平凡的2020年,铁合金行业进入到更加充满挑战的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钢铁行业带动铁合金行业,站在了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及产业竞争力,发挥优势,抱团发展,迎接挑战,是合金人的有效选择。我们坚信,在需求可期的大背景下,铁合金行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责任编辑:kangmingf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