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
“加快数字化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门辟出一条阐述数字经济,把发展数字经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具有强大的“渗透”和“赋能”作用,作为传统制造业,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一些领先钢铁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进行了尝试,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正在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钢铁企业要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抢占先机,与专业的工业软件提供商加强合作是最佳可行路径之一。
在程曙光看来,中国钢铁行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从“制造为主”转向“服务为主”;产品、服务的模式均以价值的创造与供给为核心。钢铁企业的生产将更多地满足客户小批量、定制化、高附加值的需求,这就要求整个生产过程的管控更为精细,把生产成本做到最优,生产效率提升至最高,经营更贴近市场客户,管理更适合现场与员工,所以数字化规划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技术的支撑。
他认为,钢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方面应该考虑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关于信息和数据层面,要具备深度感知信息能力,即实现工艺和质量的过程感知;要具备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对全流程工艺质量信息的存储和关联能力;以上能力的基础是网络互联互通,包括5G的物联网、互联网,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环境建设;
第二个层次是基于信息和数据的智能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挖掘的价值也很大。例如设备诊断维护,即实现设备健康状态诊断与智能维护;例如对质量的大数据优化,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实现质量异常原因追溯与多工序协调智能优化,甚至是全过程的生产工艺优化,实现质量的精准控制;
第三个层次是智能化的生产运营决策,即在信息、数据即时化的基础上,实现横向产供销全流程一体、纵向各层次协同的智能生产运营决策。通过智能化的决策能力,使行业从粗放型生产走向精细化运营,从生产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成为一种可能。
转自: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 [责任编辑:Catherine Ren]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