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
一、中国宝武集团
已经成为世界老大的中国宝武,自然是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按照宝武董事长陈德容11月在河南的说法,中国宝武并购重组马钢、太钢后初步形成了“马太效应”,产业布局的触角已经触及到了我国的“东西南北”,下一步“逐鹿中原”实现产业布局的“东西南北中”是我们的梦想。
分省看,宝武钢产量在新疆、重庆、云南、湖北、安徽、上海、山西等省市占据重要地位。从宝武当前钢铁生产基地的位置看,中国宝武钢铁重军布置于长江两岸,从上游的重钢、中游的武钢,到下游的马钢和宝钢,形成了强大的长江控制带。
南方控制点则以广东为基地,12月5日,中国宝武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关于中南钢铁的合作框架协议,韶钢集团改成中南钢铁,今后有可能会以上市公司韶钢松山为纽带,推动中南区域宝武各钢铁基地的专业化整合和多元化混改,如果把西南区域都考虑进去,则这个大版图中还包括昆明钢铁、重庆钢铁、湛江基地。
新疆不用说了,收购新兴际华的新疆部分后,八一钢铁成为新疆区域的绝对掌控者。太钢则属于打入华北的一个大楔子,再加上宝武尝试布局网络型短流程环保型智能钢厂,而以河南为较佳实施地,并作为参与优化河南钢铁产业结构布局的切入点。这样来看,逐鹿中原之后,宝武唯一尚未打入的重点钢铁区域,就剩下国内第一钢铁大省河北以及东北了。
二、河钢集团
与宝武和各路民企风起云涌的整合相反,河北钢铁集团这个中国第二、世界第四的钢铁企业,自从2008年6月成立后,钢铁生产基本组成单元就是唐钢、邯钢、宣钢、承钢和河南的舞钢,当时河北老国企六大钢的宣钢和邢钢,因改制和中信泰富收购未纳入河钢集团,2010年石钢被河钢集团从中信泰富手中收购后,10年间河钢集团在国内主要是这六大钢企。
受制于京津冀区域大气治理压力,河钢集团所属钢企中唐钢、邯钢、宣钢、石钢都面临着城市钢厂搬迁的难题,而钢厂搬迁即使有政府的各种支持,也会三五年缓不过劲来,遇上重钢、青钢、东北特钢的情况,有时候真的会把自己赔进去。看了一下河钢集团2010年和2020年产量,一个是5286万吨,一个是4656万吨,在民营钢铁火箭般提产的时候,河钢集团产量反而下降了600来万吨。
不过与宝钢相比,河钢集团对外战略布局做的更好一些,海外资产90亿美元,员工人数1.3万人,占集团总人数10.24%。先后收购南非最大的铜冶炼企业--南非矿业、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1075,32.00,3.07%)、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营销服务商--瑞士德高、塞尔维亚唯一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马其顿中板公司,现在海外已经形成了“四钢两矿一平台”的布局。
三、沙钢集团
在近期的新闻中,以钢铁起家的沙钢集团最多的报道居然是大数据,虽然目前还有些雾里看花,但188亿元收购亚太、欧洲地区数据中心业务市场份额第一(2019年第四季度)的GS、国信中数与与沙钢集团共同发起的数据中心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等,使得沙钢的特钢+大数据项目逐渐落地。
相比其他钢铁企业的飞速发展,实际上沙钢的钢铁步伐较之前有些放慢。1975年开始建设三吨电炉的沙钢,到1988年年产才11万吨。从1993年,沙钢投资13亿元兴建亚洲第一座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开始,走上产量扩张阶段,1998年产量已达120万吨。2002年沙钢将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蒂森克虏伯钢厂整体搬迁至国内,2005年钢产量实现1046万吨,成为当时全国八大千万吨钢厂中唯一的民营钢企。
2006年,沙钢开启重组联合之路,先后并购重组了江苏淮钢特钢、江苏鑫瑞特钢和河南安阳永兴钢铁,并与江苏永钢集团签订了联合重组协议。2010年钢产量达到3012万吨,号称钢铁沙皇。其后几年,沙钢开始炼内功,并熬过钢铁寒冬后,2017年一举控股东北特钢,实现了自身由普钢向特钢的逐步跃升。
2020年的沙钢最新的动向是,沈文荣表态将积极参与河南省钢铁行业整合重组,在加快落实由沙钢永兴牵头整合重组安阳市部分民营钢铁企业(炼铁产能达494万吨、炼钢产能550万吨)的同时,积极参与河南省其他地区钢铁企业重组、收购、混改等方式的转型发展。
站在全国地图前面看沙钢的五大钢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江苏苏州、淮安、辽宁大连、抚顺、河南安阳,战略中心位置在江苏,扩张方向为河南,辽宁则是特钢产业区,按照媒体上沙钢的未来思路,估计做大将服从于做强,沙钢董事长沈彬说:今后五年规划期,沙钢将致力于全面实现“做强”,努力建成世界一流钢铁强企,在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时期,追求“做久”,实现基业长青。
四、北京建龙重工
或许是进入行业偏晚一些的原因,与沙钢不太一样的是,建龙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并购实现的,自己费劲巴哈一点点的搞基建从零到1份儿不多,因此建龙老板被称为并购大王。
建龙集团起家于1998年12月,地址在河北唐山,以租赁形式起家,先后获得了遵化世盟钢铁有限公司全部资产,租期五年,1999年又租赁遵化市长城钢铁公司有关厂房、机械设备、场址、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
逐渐站稳脚跟后,建龙布局东北,2001年5月,租赁吉林市明城钢铁有限公司成立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8月成立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2005年11月,主导抚顺新钢铁公司;2009年,并购吉林省最大钢企通化钢铁时受挫撤出。
2015年,在钢铁上收缓了几年的建龙,又是大手笔,接手破产重整的山西海鑫钢铁;2017年9月,又接手北满特钢、齐齐哈尔北兴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北方锻钢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接手破产重整的西林钢铁集团,收购马来西亚“东钢”项目,与包钢等五方签署协议,推动包钢万腾钢铁重组;2020年,托管山西海威钢铁,重整哈尔滨轴承集团。
细看整个建龙集团的钢铁布局,可以称之为北方民营钢铁之王,基本上是以大东北为其战略支点,战略方向散射河北、内蒙古、宁夏、山西,除巩固东北外,目前重点开拓山西和宁夏市场。2025年,建龙目标是实现控股和自有产能5000万吨、参股产能5000万吨的规模。
12月20日,鞍钢工程技术公司混改,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旗下天津建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成为股东之一,鞍钢混改能否再看到建龙的影子,值得期待。
五、德龙钢铁
德龙钢铁起步于邢台市信都区南石门镇,2000年,丁立国并购濒于破产的邢台新牟钢铁公司后,更名为德龙钢铁有限公司,2005年德龙控股系在新交所挂牌上市,彼时年产铁120万吨、钢140万吨、中宽带钢120万吨,现在已达到300万吨产能。2006年,唐山德龙实施异地技改,搬迁至唐山乐亭县翔云岛,现在具备年产铁240万吨,钢240万吨,材240万吨的生产能力。
2012年后,德龙发展重心向海外转移,2015年,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泰国热轧带钢项目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4800万美元,可轧制普碳带钢30万吨、优质碳素带钢15万吨、低合金带钢15万吨。
2017年,德信钢铁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9.5亿美元,其中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出资4.27亿美元,占45%;2020年3月31日,印度尼西亚德信钢铁有限公司转炉正式开炉生产,该公司位于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摩洛哇丽县,设计产能350万吨,是河北省第一家在境外投资建设的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大型钢铁企业。
虽然有以上成就,但在中国钢铁的大海里,德龙只能算是小浪花。真正让德龙董事长丁立国成为钢铁大鳄的,是2019年1月26日以混改的方式重组原世界500强渤海钢铁。500多万吨产能的德龙以蛇吞象的方式,将2000多万吨产能的庞然大物纳入旗下,渤钢集团、天钢集团、天铁集团与天津冶金集团重组为新天钢集团。2020年,11月28日,丁立国在演讲中提到,德龙与新天钢总资产、销售收入双超千亿元,销售收入方面德龙为430亿元,新天钢900亿元,较混改前提升141%。
德龙的整个布局有很明显的地域特色,除东南亚项目外,基本围绕京津布局,短期内重要目标应是消化好新天钢集团,长期来看,德龙则开始布局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混合改制。
六、鞍钢集团
鞍钢始建于1916年,从解放后的影响度来说,是绝对的老大,“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可不是白叫的,与攀钢在2010年合并后,体量一直在国内排位前几名,2019年以3920万吨的排名位居中国第四,世界第七,《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01位。
鞍钢集团的钢铁产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四川和广东。
鞍钢最主要资产是在辽宁几个地市,包含鞍山、朝阳和营口鲅鱼圈等生产基地,铁、钢、钢材能力均达到2600万吨/年,在广州、上海、成都、武汉、沈阳、重庆等地,设立了生产、加工或销售机构,鞍钢股份2019年销售收入1055.87亿元,利润17.87亿元。
攀钢集团2019年粗钢产量1038万吨,主要依托四川发展,在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铁路用钢、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特殊钢各具特色,普钢包括攀枝花和西昌生产基地,特钢则是位于四川江油的长城特钢。
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是鞍钢不锈钢生产基地,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注册资本34.6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不锈钢扁钢坯、不锈钢钢板、热轧不锈钢钢卷、冷轧不锈钢钢卷等产品。
与宝武相比,鞍钢算得上负重前行,无数的大集体企业和社会负担使得鞍钢负债累累,更曾在股市上连续十亿以上亏损;最新消息是2020年12月23日,鞍钢111家厂办大集体企业股权正式划转到鞍山市政府,鞍钢彻底告别了拥有厂办大集体企业的历史。
另一个消息也说明,鞍钢一直在行动,2020年12月20日,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增资扩股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市场化引入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旗下天津建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和中冶科工集团旗下中冶赛迪集团两家新股东,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
七、首钢集团
首钢始建于1919年,在国内的历史上也是创造了无数的第一;1979年,首钢人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承包制;1994年,钢产量824万吨,名列全国第一。为了奥运会,首钢实施大搬迁,是我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向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并先后跨地区联合重组水钢、贵钢、长钢、通钢、伊钢,产业布局拓展到沿海和资源富集地区,形成3000万吨钢生产能力。
首钢钢铁产业的基础和着力点是位于河北省的首钢京唐和首钢迁安,合计产能接近2000万吨。首钢京唐公司位于曹妃甸,总投资677亿元,高端板材产品为主;首钢迁安2002年成立,位于河北省迁安市。
贵钢公司位于贵阳市扎佐贵钢新区,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炉钢生产线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制钎、轧钢、锻钢生产线,产品主要有高端易切削钢、钎钢钎具、车轴钢,具备年产50万吨特殊钢、70万吨材的能力。
水城钢铁地处贵州省六盘水市西北部,是以钢铁为主,集采矿、煤焦化、进出口贸易、汽车运输、机械加工、建筑安装、水泥等多种配套产业于一体的贵州省最大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资产总额125亿元,具有35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
通钢地处吉林通化,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通钢主要产品有板材、建材、型材、管材和优特钢五大类,2019年粗钢钢产量413万吨,钢材408万吨。
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第一个钢铁企业。2009年与首钢集团联合重组,产品以高端螺纹钢(4476,65.00,1.47%)为主,并逐渐开发锚杆钢、弹簧钢、硬线钢,2019年粗钢产量220多万吨。
首钢伊犁公司位于新疆,总资产62亿元,职工3000余人,建成集采矿、选矿、采煤、炼焦、炉料、炼铁、炼钢、钢铁制品为一体的产业链,年产铁精粉150万吨、焦炭(2954,-22.50,-0.76%)90万吨、生铁60万吨,钢坯60万吨。
仅从钢铁产业来看,与前几年相比,首钢近年来脚步是有些缓慢的,生产基地虽然跨越贵州、吉林、山西、河北、新疆各省,但仅在贵州具有绝对影响力,且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很好的合力,若想在钢铁地位上再进一步,立足河北开展整合可能更好一些。
八、敬业集团
敬业集团组建于1996年,其董事长李赶坡则于1985年弃官下海经商,前几年,敬业发展范围基本局限于石家庄,默默地从零起步,上高炉、上转炉、上线材、上板材,2010年钢产量已达到528万吨。
2014年9月,敬业迈开了跨省收购的步伐,正式接管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乌兰浩特钢铁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3亿元对乌钢进行技改,6年时间使乌钢产能由50万吨发展为200万吨。
2019年,敬业已发展为钢产量1258万吨,1274亿元的营业收入的石家庄第一企业,产量名列全球第31位。
2020年则是敬业的收购年,大手笔接二连三,3月份收购英国钢铁公司,交割仪式在英国斯肯索普英钢会议中心举行;4月成立云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接手安宁市永昌钢铁有限公司,6月螺纹钢产品下线;9月,正式接管广东泰都钢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泰都钢铁举行了交接仪式。
当前来看,敬业钢铁战略布局较为分散,其主要基础仍然在石家庄,但石家庄的大气治理及环境压力,已经没有继续扩产的可能性,好在所收购三家钢企所在云南、广东、内蒙古都属于可以发展钢铁的地方,虽然三家公司产能均在200万吨左右,但提供了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英国钢铁公司则是检验敬业集团未来能否发展为国际化企业的试金石,收购时,敬业承诺未来10年投入12亿英镑,对英钢厂房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绩效,推进英钢转型发展。
九、方大钢铁
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辽宁方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以生产建筑、工业用钢为主,目前年产钢能力已达到2000万吨,2019年粗钢产量1566万吨,占据江西粗钢产量的62%,目前其生产基地包括江西南昌、萍乡、九江和四川达州。
与其他民营钢铁公司不同,方大钢铁有时显得比国企还国企,属于正经的网红钢铁公司,每年完成创效任务后的新轿车发放,是其他钢铁从业人员的最羡慕的时候,依靠职工,发挥职工创造了,也同样创造了钢铁效益的奇迹,凭着并不高大上的设备和产品,方大钢铁在利润上成为领跑者。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方大钢铁旗下上市公司,位于南昌,具有年产钢360万吨能力,拥有完整的“冶炼→轧制弹扁→板簧”产业链,方大特钢2020年1-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56亿元,净利润14.97亿元,增长17.21%,盈利能力在国内钢铁企业中处于一流。
萍乡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产品以螺纹钢为主,下设两个生产区,一是安源生产区,2002年始建,2004年建成投产。二是湘东生产区,1954年始建,1957年建成投产。
方大九钢公司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年产钢550万吨,产品涵盖建筑用热轧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小型材、中厚板材四大系列的多种规格和品种。
收购四川达钢是方大钢铁走出江西的第一步,达钢集团兴建于1958年,具有产钢300万吨、钢材350万吨的能力,2019年7月,启动司法重整程序,2020年5月25日,方大钢铁依法成为第一大股东,初步确定搬迁地为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
十、柳钢集团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华南、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2019年粗钢产量1439万吨,钢材产量1800万吨,实现利润50.6亿元。粗钢产量占当年广西省粗钢产量的54%,在世界钢厂中排名第25位,在国内则大概位居第十二位。主导产品为冷轧卷板、热轧卷板、中厚板、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圆棒材、中型材、不锈钢等。
柳钢股份是柳钢集团的上市公司,今年1-3季度营业收入371.67亿元,净利润为12.36亿元,同比减少16.72%,净利润率3.33%。
作为广西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柳钢也是广西省制造业第一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2019年达到1013.63亿元。
在发展布局上,柳钢基本是围绕广西省,重组广西钢铁集团后,形成了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不锈钢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钢铁发展版图,力争通过防城港基地建设,将现有产能翻番,若能实现将接近3000万吨规模,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钢铁企业之一。
柳钢目前发展的着力点在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新基地,2020年6月28日,其一期工程全线投产。整个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36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铁850万吨、粗钢9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柳钢中金不锈钢生产基地位于广西玉林龙潭产业园,拥有50万吨镍铁产能,120万吨炼钢产能,120万吨热轧产能。2020年3月,不锈钢冷轧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在“十四五”总体规划中,柳钢中金公司按500万吨不锈钢、500万吨精品碳钢,分三期计划总投资。
源自:网络
- [责任编辑:Catherine Ren]
评论内容